司布真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著名的浸信会传道人与作家,素有讲道王子的美誉。在他15岁的某一个主日,他读到了以赛亚书第四十五章22节——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,就必得救;因为我是上帝,再没有别的上帝。在这段经文的印证下,司布真蒙召成为了一名传道人。16岁,司布真接受牧师培训课程,担任中学教师以及教会的儿童老师。之后在剑桥成为浸信会牧师,展现了极为显著的讲道恩赐。19岁时,司布真讲道已经超过了600场。
上帝大大的使用司布真,他的一生引领许多人归主。他的讲道格局开阔,具有深刻思想且条理分明,灵里领受的内容温暖人心,精确阐述的有力布道,总是引起会众深深的共鸣。他的讲章每主日后都会印刷约30,000份。到1892年司布真去世时,他已经讲道近3600篇,并且出版了49卷评论、讲道集、灵修作品、护教论文等著作,迄今出版累计超过300万册。
26岁那年,司布真接手牧养原本凋零的大都会会幕堂,之后连续31年每主日的早晚均有6,000人聚集,最高曾经有20,000人。在司布真一生的事奉中,约有11,000人在大都会会幕堂受洗。从维多利亚女王、英国首相、平民百姓到小偷罪犯,司布真在上流社会与贫苦百姓中都受到欢迎,被称为近代的以利亚。
司布真一生经历许多挫折和痛苦,面对立场不同的同道不时的借故攻击,为抗拒新派上帝学潮流,毅然离开母会(浸信会)体系,历经教会踩踏灾难的无情指责和个人家庭悲剧,并长期受忧郁症和痛风的困扰。但他始终坚信圣经话语的信实和上帝的恩典:当你无法理解上帝的时候,你必须信仰祂。当你无法看到祂的时候,你必须信靠祂。当你无法感受祂的时候,你必须相信祂。
司布真于1892年去世,享年57岁。他的继任者持续传扬他的遗产,坚定持守改革宗信仰立场,以延续他的牧养传统。司布真著作丰富,且涵盖不同主题,包括圣经解经、基督教伦理、卫道论文、灵修祈祷、信徒信仰成长等范畴,并译成多种语言。至今仍激励每个时代读者的信仰生活《清晨甘露》与《暗夜亮光》的每篇灵修短文都是司布真的精心选辑。他的灵修重点在于,热心爱主的人很重视早晨的灵修,他们有一条规则,没有先看上帝的面,绝不见人的面。我们若在一天的开始先与上帝同在,就可以决定那是我们蒙恩的一天。
一本好的灵修作品,绝非独立展现作者风华妙笔,而是把读者引到圣经经文的文本中。司布真出版此部灵修集的初衷是:我们希望读本书的人,同时也要读每日当读的圣经;若是没有时间的话,我们诚恳地请各位不要读本书,因为我们很不愿意任何人或家庭因我们的缘故,而少读上帝的话。
司布真的几乎每篇灵修短文都非常简洁,只有1页左右,可依照个人需要随机选读或按着日期进行,很适合忙碌的现代人。每天的简短经文都与圣经故事或主题有关,内容提供了深入思考的评论和应用,很容易让读者投入在经文的情境中。
这本书有许多司布真灵修时从经文故事中的领受,这些故事让者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信仰。每篇灵修短文都包含司布真独特的风格,他的话语简洁明了,深入浅出,让人一读就能明白其深刻的真理和启示。也警惕读者,不要为了完成每日灵修而读经,而是要真正投入其中,并且了解如何把这些真理应用到生活中,记得上帝的真理是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和观念。
读者可以学到许多有关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和原则,提醒基督徒要时常在祷告中向上帝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并强调人们需要持续地维持与上帝的关系,因为这对信仰成长和生命成熟是至关重要的。这本书是司布真的灵修代表作,每篇灵修短文都具有深度和灵性启发,是对信徒深刻提醒的灵修生活结晶,能帮助读者更认识上帝,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真理。如果你正在寻找有助于深入了解圣经真理,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灵性觉醒的灵修书籍,推荐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